“讲好中国故事”国际影像传播大赛初审结束,78部作品入围

文字:刘怡欣 陈家裕
图片:黄芝兰 张广钦
编辑:陈家裕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5日


本网讯 第一届“讲好中国故事”国际影像传播大赛评审会初审在201868日上午举行,为期两天。此次比赛由八位影视专业评委参与初审,他们分别是陈小莉、李林、李全新、刘保华、卢一鸣、王鹏、王胜起和郑华。

评委们分为两大组别,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分别对纪实类和其他类共465部作品进行评审。刘保华、陈小莉、王鹏和李林担任206部纪实类的评审。而李全新、卢一鸣、王胜起和郑华则对故事类、广告类、动画类、脱口秀、MV和叙事性摄影类等作品进行评审。经过初审中的初评和复评,最终评委们评选出78部入围作品进入终审。

终审将在2018615日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白云山校区国际学术交流中心进行。届时参与终审的专业评委们将评选出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剪辑、最佳音效、最佳摄影、最佳叙事性摄影、最佳广告片、最佳动画片、最佳故事片、最佳纪录片、“讲好广州故事”特别奖、评委会大奖等大赛奖项。

图片包含 就坐, 窗帘, 室内, 人员已生成极高可信度的说明

刘保华与陈小莉在评审作品

对于评审标准,李林表示评审时主要看重的是内容和形式结合所产生的整体的艺术效果,同时王鹏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在官方标准的基础上,他期待片子能更加偏向纪实,将内容更加内化。

图片包含 窗帘, 餐桌, 室内, 就坐已生成极高可信度的说明

李林与王鹏在评审作品

对于本次的众多纪录片参选作品,李林建议,创作者们可以多用画面、声音、故事本身来说话,而不是通过大段的解说词,“纯粹的纪录片应该让人物自己来发声”。她还表示,中国的纪录片想要同世界接轨,需要更本色的东西,而解说词国外的观众比较难接受。

对于想要拍摄纪录片的同学们,王鹏鼓励大家多看传统的真正的纪录片,例如NHK的纪录片,它们记录了时代最本真的东西。他认为,纪录片应该追求真实,运用细节的选择和编排来达到作者的创作目的。

图片包含 人员, 建筑物, 男士, 站立已生成极高可信度的说明

卢一鸣谈“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卢一鸣表示讲故事,即叙事,是全国大学生的弱项。对此他提出的建议是提高文学修养。他说:“不管是纪实、广告、动画等都属于艺术范畴,都需要提高艺术修养。

图片包含 人员, 室内, 墙壁, 就坐已生成极高可信度的说明

王胜起与郑华在评审作品

传统的中国文化观念可能与现代的观念产生冲突,郑华认为在呈现的时候应该强化这种冲突。他认为这种冲突非常丰富,可以作为中国快速变化带来的体现。他说:“中国实际上四十年的变化过程基本属于跳蛙式前进,快速变化中个人、社会等方面的冲突非常大,包括人的内心变化也是很大的,所以这种冲突是非常丰富的。”

图片包含 餐桌, 室内已生成极高可信度的说明

李全新和卢一鸣在评审作品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