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学校讲座系列】赵建国:民初中日新闻界的交流与对抗

文字:张雨
图片:魏彤
编辑:范平凡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16日

 

712日下午,我校新闻与传播硕士教育中心主任赵建国教授做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全媒体与国际传播研究生暑期学校,从历史学的角度独辟蹊径,以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为研究中心,通过纵横对比逐层深入,为同学们展现出民初中日新闻界交流与对抗的现实图景。

 

               

赵建国教授在与同学们交流

赵教授指出,东三省记者大会是由中日新闻界自行发起的,但它不只是新闻界的交际往来,而涉及更广泛的政治、文化交流,关注重心在中日邦交,带有浓厚的政治意味。1913年至1914年的东三省中日记者大会,无论参与人数还是规模影响,都超越以往,在新闻职业领域具有相当特殊的作用,它将中日两国新闻交流带入短暂的蜜月期。这有利于提升中国新闻界对外交流的层次与内涵,增强其对外传播的自信,使其开始主动争取国际话语权。另一方面,在中日记者大会上,日方代表先是极力鼓吹亚细亚主义,一味提倡中日亲善,后来直接替侵略行径辩护,力图使之合理化,表明日本在华传媒奉行政府对外方针,与日本在华利益高度一致。由此可以看出,国民新闻与政治的纠结,两者天然相依,不容割舍,新闻即政治的幻象

 

在讲座中,赵建国教授还着重强调了两个观点,一是把握当代国际关系必须要深入研究历史,二是学术研究必须理清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赵建国教授指出,深入认识历史,是把握当代国际关系的基础,缺乏历史认识的国际关系论,充其量不过是浮议泛论,只能成为娱乐大众的谈资。历史学不是邻猫生子之类的街谈巷议,它总是要回答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但是,重要的问题并不一定是宏大的问题,更不等于宏大事件。一个问题的重要性反而往往体现在那些具体而微的事务中,即见微知著。但需要警惕的是,在考察宏大因素对具体历史事件的影响及其反应时,不能任意放大,要避免推论过度。因为,单个样本可以微缩地代表一种状态,它有可能是典型事件,但也有可能是例外断裂

                                                           

 

专家介绍:赵建国,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曾在复旦大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教育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校级重点研究基地“政府传播与国际舆情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国新闻传播史、文化传播。

主持完成教育部项目“近代新闻团体研究(1950-1937)”和中 国 博士后基金项目“上海新闻团体的兴起与发展(1905-1937):以新闻职业化为视角”;在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专著《分解与重构:清季民初的报界团体》1部;另在《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学术月刊》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